张嗣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生物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3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长期来以微生物反应与发酵工程为研究对象,取得了一系列生物医药产品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1997年至今,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多次的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为推动我国生物医药等行业的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又进一步提出了生物反应过程的基因、细胞与反应器工程多尺度研究的工程学方法,提出了基于细胞代谢流检测与控制的多参数相关分析的方法,发明了专门用于生物反应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用的装置,并将这些理论与方法运用到二十多个产品的生产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作为学科领导,在参与创建我校国内最早的生化工程学科、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作出了贡献,又致力于青年人为主体的学科队伍建设和博士生培养。1991年被授于"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1年获中共上海市优秀党员,2003年获中国药学学科发展奖,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学历及工作经历
1958年07月至1963年07月 华东化工学院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学习
1963年07月至1970年12月 华东化工学院抗生素教研组教师(助教)
1970年12月至1976年06月 华东化工学院化学合成制药教研组主任
1976年06月至1979年08月 华东化工学院制药厂厂长、总工程师
1979年08月至1985年02月 华东化工学院生化工程系教研组主任(讲师)
1985年02月至1996年10月 华东化工学院生化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副教授、教授)
1996年10月至1998年07月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98年07月至2001年07月 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1年07月至今 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上海国佳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学术兼职
1988年05月至今 中国微生物学模型化与控制委员会理事
1989年08月至今 上海微生会学会工业委员会常委理事
1998年10月至今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委理事
2001年12月至今 中国生化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
获奖情况
1. 青霉素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究,199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排名第1
2. 基于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3. 新型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关键生产工艺,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4. 新型食品添加剂鸟苷生产优化与发酵过程多尺度问题研究,200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5. 基于过程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及其生物反应器装置研究,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6. 高比活耐高温植酸酶研制,200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7
7. 红霉素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2002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8. 青霉素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究,1996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1
9. 青霉素菌种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和新型搅拌器的研制, 1996年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10. 青霉素菌种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和新型搅拌器的研制,1996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7
11. III型全自动发酵罐,198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2
个人获奖
1993年 全国优秀教师
1998年 光华科技二等奖
2001年 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 上海市徐汇区徐光启金质奖
2003年 生物医药学科发展奖
近期成果
长期从事微生物药物产品的工业生产研究, "六五"至"九五"国家攻关期间,提出了以代谢物质流为核心的发酵工程学的观点,先后在华北制药厂开展青霉素发酵优化研究,实现了120m3规模生产发酵罐的高产水平。西安利君制药厂红霉素发酵,发酵单位由5000u/ml提高到8000u/ml,突破了我国二十多年停止不前的局面,进入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内蒙古金河工程以金霉素发酵为对象,在实验室取得成功后采用网络数据通讯技术,实现呼市到上海1500公里外远程发酵过程诊断,生产能力由原设计12000吨提高到18000吨。研究了工程菌毕赤酵母在生长期与表达期的生理特征,并克服了高密度培养零水平DO值时必需通纯氧的问题,基因工程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和工程疟疾疫苗达到高水平表达。为此,各有关项目分别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97年、02年二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在总结上述成果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生物化工过程的多尺度系统理论问题。研究了基因、细胞、反应器不同尺度网络状态拓扑结构的互动关系,生物过程的信息流、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变化,又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系统结构性变化和跨尺度观察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以广东星湖公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医药中间体鸟苷发酵生产为例,在宏观反应器尺度上发现了细胞代谢流的迁移,克服了基因工程单一尺度改造技术的局限性,使鸟苷发酵单位由16g/L提高到34g/L,新增产值2亿多元,新增利税近1亿元,顶住了日、韩对我国价格竞争的压力,使濒临停产的工厂恢复生产,项目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上述理论与方法也在基因组合化学产品必特螺旋霉素以及基因植酸酶的高水平大规模生产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第一个自主产权的基因工程抗生素一类新药的产业化形成,0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理论与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们的关注,Advance in Biochem.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系列丛书,约稿出版了题为"A Study on Industrial Fermentation Processes on Multi-scales and Their Optimization "的章节,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了重要专著《多尺度微生物过程优化》。上述理论与工程化技术推动了我国生物医药等生产行业的现代化技术改造,缩短了国际差距。